餐厨垃圾泛指产生于餐饮经营与居民生活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和食用残余物,分为餐前垃圾即烹煮前食材物料处理所剩之物,包括菜叶、毛皮等;餐后垃圾即用餐之后的剩余食物,包括剩菜剩饭、汤渣、点心等,以淀粉和蛋白质为主,还有一定数量的废餐具、牙签和纸巾等。前者的概念更广,通常我们将餐后垃圾统称为餐厨垃圾,其主要特征如下:
1)含水率高:约65%~85%,给收集、运输和处理带来麻烦。
2)易腐烂:餐厨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约占干物质质量的95%以上),易腐败发臭,容易滋生病菌,造成疾病的传播。
3)盐分高(0.8~1.5%湿基):如不经脱盐处理而制成肥料直接使用会对土壤产生副作用,长期使用更会导致土壤盐渍化。
4)游离态脂肪比重大(约20~30%干基)。
5)餐厨垃圾中往往携有病毒、致病菌和病原微生物:如不经处理而直接利用,会造成病菌的传播、感染等不良后果。
6)含有较高的潜在生物能:如能有效处理,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降低能源的消耗。
7)餐厨垃圾与城市垃圾相比,其化学成分简单,有毒有害物质相对较少,善加利用可实现“变废为宝”[1]。